【添加微信az0579,最懂护肤的代购,帮你找到适合你的护肤品】
钱花得多的餐厅,菜就一定更好吃吗?那可不一定。同样,价格高的洗发水就一定洗了不痒吗?——当然也不是了。
最近有读者反馈说用了某品牌的高价氨基酸洗发水后头皮发干发痒——这高端货怎么表现得比潘婷还差?要知道它的价格可是潘婷的三倍啊。(注:这里绝不是黑潘婷,博主我可是小时候用了18年潘婷的人,感情相当深)
氨基酸洗发水的成本高出普通洗发水不少,最近兴起的无硫酸盐体系洗发水价格还更高,但头痒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不仅如此,日本人已经发现,洗发水用后头痒情况比传统SLES体系的更为严重:
在日本@cosme(类似于大众点评)中,统计洗发水产品有“痒”的评论数,氨基酸系>SLES硫酸盐系——感觉洗后头痒的人近70%使用了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为主的洗发水(其中约35%是谷氨酸类表面活性剂)。
翻一下国内一些氨基酸洗发水产品的评论,抱怨头痒的也不在少数。
头皮痒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一般认为,头皮痒主要有三大原因:
1. 油脂的分泌增多
2. 马拉色菌的滋生
3. 角质屏障功能弱
我知道不少人判断自己是不是该洗头了靠的是有没有发痒。没错,几天不洗头你的头皮就会痒。头皮不断分泌油脂,而油脂是头皮上的微生物比如马拉色菌的营养大餐,马拉色菌这群小可爱们将你的油脂(甘油酯类)吃掉,排出的还是油,是分子量更小的脂肪酸。这些小分子脂肪酸渗透性很好,如果恰好你的屏障功能受损的话,脂肪酸很容易进入头皮内部,由于这些小分子脂肪酸具有致炎性,所以你也会感觉到头皮发痒了。
还有,如果你的头皮屏障受损,一些外界的刺激性物质,也更容易进入头皮,而我们的头皮感觉神经末梢可比脸部多多了,所以很容易感觉到头痒。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在配方设计层面,可以添加止痒的成分。
ZPT(吡硫鎓锌)、氯咪巴唑这类去屑剂,以及相关的植物去屑成分,比如苦参, 云黄连等等,都具有抗菌作用,从抑菌去屑的角度来解决头屑。
还有一些抗组胺的成分,直接止痒,比如symrize的symcalmin之类,目前国内用得也比较多。
当然了,我们资深的真魅成分党们还能推导出,通过控油和强化头皮屏障等两种方式也可以解决发痒问题。
从本质上来看,头皮也是皮肤。那么发痒的头皮也可以看作敏感性皮肤。
我们之前说到的敏感性皮肤选用产品原则/配方原则是什么?是科学设计和精简成分。
同样的,洗发水的配方设计同样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与其在配方中添加各种什么去屑剂,止痒剂,还不如一开始就选择好的原料,做好的配方设计。
从配方设计上解决“痒”的问题
之所以产生痒,是因为有表活残留在头皮上。那如何减少表活在头皮上的残留呢?这其实与形成的胶束状态有关。通常,配方师会将两性离子表活(有时候还会添加非离子表活)加入到洗发水配方中,用来形成特定的胶束结构,达到增稠,减少刺激性等作用。最常见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是CAPB(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它与SLES搭配后,能极其显著降低刺激性。 然而,将CAPB(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这种搭配习惯放到氨基酸洗发水中,则有可能出问题。
以氨基酸洗发水最常用的椰油酰谷氨酸二钠为例,其发泡力不错,洗感好,适合做洗发水,与CAPB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搭档,泡沫会更丰富一些。然而,有研究发现,两者在皮肤上残留不少。
如果你使用其它的表活取代CAPB,比如日系配方中比较常见的AMC月桂氨基丙酸钠(日本三洋化成公司)。研究显示在皮肤上残留的SLES和氨基酸表活要少很多。
这意味着更小的刺激性,也是配方开发追求的目标。
大麻要凉凉了?必须要支持!
资本狂欢下的一记当头棒喝
上图最左边是没有添加两性表活的情况下,氨基酸表活在皮肤上吸附量很高,中间是添加了两性表活CAPB后,氨基酸表活的吸附变少了,但CAPB在皮肤上有吸附,实际上总体吸附量是增加的。最右边的是使用了两性表活AMC之后,它与氨基酸表活的吸附量都减少了,而且总的吸附量是三者中最小的。
可见,仅仅是将CAPB换成AMC,表活在皮肤上的吸附就会变少,即有可能大幅降低刺激性。
成分党“进阶”知识
01、胶束结构的影响
如图为各种表面活性剂的示意图,各种亲油基和亲水基大家还记得吧?这里面头部亲水基的面积大小和尾巴疏水基的长度与整个体积是表面活性剂结构的重点。为了描述表活性剂的这种不同结构特点,还有一个专门的词叫临界充填因子。
不同的临界充填因子倾向于组成不同形状的胶束,实际上是可以计算的,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了,放张图让大家有个印象。
将这个知识点用到AMC和CAPB与氨基酸表活的关系上来。
AMC(月桂氨基丙酸钠)与CAPB(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相比,亲水基的头部会更小一些。AMC的临界充填因子要大于CAPB,所以,AMC更容易形成更致密更大立体空间的球形胶束,甚至大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层状的胶束,CAPB则更倾向于形成小的球状胶束。
组装的胶束大小形状不一样,其性能也不一样。大块胶束其游离的表面活性剂就更不容易出来,而小块球形胶束则更容易在皮肤上形成残留,进而产生刺激性。
02、冲水与胶束状态的变化
至于如何产生残留的呢?这其实与你在洗发冲水时胶束的状态变化有关。
冲水是洗发水大大稀释的一个过程,稀释比例从搓泡泡时的3倍一直增大直至10倍甚至30倍以上。冲洗的过程中,浓度低到一定程度,胶束就无法形成了,破掉成了单体,这些单体失去了清洁能力(还记得胶束水是怎么清洁的吗?得形成胶束,包住油才可以)。
专业上有个描述表面活性剂性能的词叫临界胶束浓度(CMC),也就是从游离态的表活自组装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可见CMC越低,越容易形成胶束。反之冲水时,也越难将胶束破掉为成单体。
注意,冲水后形成游离的表面活性剂很可能在皮肤上形成残留造成刺激性。而这涉及到表面活性剂的带的电性(离子性)。
03、表面活性剂离子性:
除了表活的空间结构外,表面活性剂本身的带电性,也会影响到表面活性剂在头皮上的残留。
看下表:
椰油酰谷氨酸二钠这种氨基酸表活,在pH5~7之间带负电,属于阴离子,而AMC在pH 5~7之间属于阴离子,皮肤在这个pH条件下,也是带负电荷,同性电荷之间互相排斥的,因此吸附会少。
相反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在6~7之间显示的两性,相对阴离子更容易在皮肤上吸附,甚至在低于pH6时,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显示出了阳离子性,大大增加在皮肤上的吸附。从带电性上来看,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在常用的这些产品pH范围内,无论如何都要比AMC在皮肤上的吸附要多。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AMC与氨基酸表活复配残留少,刺激性低了。
总结
仅仅换了一个原料,将CAPB换成AMC,氨基酸表活的刺激性即可大大降低。可见,包括洗发水在内的各类化妆品选用原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大家普遍认为,氨基酸表活是比较温和的,君不见氨基酸洗面奶已经成为了很多敏感皮的救星。但是氨基酸洗发水不同,因为头皮的感觉神经末梢比面部皮肤要多很多,敏感程度远远大于面部皮肤,不好的配方设计,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品的刺激性比想象中要高。
这篇文章让我们知道,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使用月桂氨基丙酸钠(AMC)复配即可降低某些氨基酸表活体系的刺激性,所以,合理复配的氨基酸表活体系,可能成为未来低刺激性洗发水大军的中坚力量。
褪黑素有什么护肤功效吗?
褪黑素用于护肤品??
伯格供应链推荐上架这款产品,吸引对应用户,为以后销售同等层次的商品积累潜在客户,相信收益一定会很客观的!更多的进口化妆品货源在伯格供应链都有更新,海外原装进口,支持化妆品代理 ,化妆品批发,化妆品进货,同时为代理提供直邮代发的贴心服务,代理省去了囤货的烦恼,欢迎来我们平台采购!